大瓜一个接一个,不明真相的网友早已做好准备,前排吃瓜。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“吃瓜”变成了看热闹的同义词,可是人们在专心看热闹的时候,到底为什么要吃瓜呢?你见过谁看热闹的时候,会抱着瓜吃呢?
其实这里的“瓜”,原来就是瓜子的意思,“吃瓜群众”原本就是指“吃瓜子群众”,只是后来“瓜”的内涵越来越丰富,“瓜子”也就被“瓜”的形象替代了。但是,作为一种非常适合观看时吃的零食,瓜子可比瓜的出镜率高多了,吃瓜子这么云淡风轻的动作,才像是一个“吃瓜群众”该有的样子,
好像一边磕着瓜子吐着皮,一边就已经看透人间百态。最早的瓜子是西瓜子?顾名思义,瓜子当然是“瓜的孩子”,而常见的“产子”的瓜有西瓜、南瓜,国人爱吃瓜子的历史,那可是源远流长,但最早征服人们味蕾的是西瓜子。
西瓜起源于非洲,五代时期出现在中国。而西瓜子的最早记载是在北宋期间,那时很多酒楼就在售卖炒好的西瓜子。元代之后,出现了专门用来吃籽的“打瓜”。因为通常用拳头就能打开,所以就有了打瓜这个名字。打瓜的果实小、瓜瓤味淡、籽却又多又大,所以又叫“籽瓜”。
到了清朝,瓜子的街头地位已经堪比今天的奶茶,你就是到了最荒凉的地区,也不用担心买不到西瓜子。除了西瓜籽,还有一种比较常吃的“瓜子”,就是南瓜籽。南瓜原产于美洲,传入我国较晚,所以西瓜子的地位直到清朝都无可撼动。
葵花籽为啥也叫瓜子?中国人嗑了几百年的西瓜籽,到了民国时期才遭遇了强大的竞争对手——葵花籽。明朝时期,和南瓜一样原产于美洲的向日葵,作为观赏型植物登上了中国大陆。但是葵花籽的食用价值还未被国人发掘,直到民国时期葵花籽才异军突起,但是为什么,葵花子也被叫做瓜子呢?大概是它长得太像中国人以前常吃的各种瓜子,所以也就一并统称为瓜子了。虽然现在的零食界,看上去是西瓜子、南瓜子、葵花子三足鼎立,但是只要一说起“瓜子”,恐怕大部分人脑海中浮现出的形象,已经是瘦瘦长长、黑白条纹的葵花籽,而不是扁平黝黑的西瓜籽了。
嗑瓜子为什么令人愉快?为什么瓜子一吃起来就没完没了,不能停止呢?这是因为人的大脑有一种“奖励机制”,人脑会分泌多种能让人感到快乐、安全和成就感的物质,这些物质统称为“快乐素”,比如多巴胺。通常情况下,快乐素的释放水平很低,仅仅起到维持我们心情平静的作用。而当我们完成了预设目标,作为奖励,大脑就会增加快乐素的分泌,让人感受到喜悦。嗑瓜子时,嗑一个吃一个的过程刚好完成了这样一个设定。并且这种行为构成了一种简单循环,一直嗑就会一直快乐。
所以无聊时,嗑瓜子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。瓜子虽好嗑,但是也要适量;吃瓜虽热闹,但是看看就好。瓜子吃多了会“上火”,喉咙发炎,口干舌燥;长期吃瓜,也会让自己陷入网络争战,极大地消耗自己的精神。所以说,文明又适度,才是正确的吃瓜(子)的方式。